「新冠」輕症也恐「心臟缺氧」新冠疫情加溫,有些確診輕症患者在家猝死,血氧濃度下降是最致命的問題。
何謂隱形缺氧呢?
在這段疫情嚴峻的期間裡不時傳出猝死後才發現是確診的案例,其實都是因為「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或「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為甚麼會被外國媒體稱作這夢幻的名稱,原因在於患者本身通常是不會有任何不適,包括與人正常交談,反應、活動也與一般人並無任何不同,但危險的點在於根據病情進展不一,有些人是逐步漸進,出現微喘的症狀出現還可警覺,但有些人卻是突然的惡化便休克猝死。尤其心臟的供血循環,卻受到嚴重的影響,加上年紀稍長及有潛在的慢性疾病,可能病情惡化。
正常的人體血氧濃度應高於93%以上,數值以下時就屬缺氧狀態,而低於90%就必須緊急就醫檢查治療,低於80%會損害器官功能,而因新冠病毒感染的緣故,快樂缺氧的患者即使血氧濃度低於80%的重度缺氧狀態,也不會感到呼吸困難。
一般人如果缺氧到某程度,多少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的症狀。他們身體的反應是加快及加深呼吸,以抵銷缺氧帶來的不適。但是無症狀或輕症新冠感染者,因有COVID-19病毒而引起肺炎或可能肺血栓,肺中產生的血栓也會讓缺氧問題更加重惡化,這些都是新冠肺炎造成低血氧的可能因素。
如何知道自己的血氧狀態?
測量呼吸數
放鬆,並計時一分鐘內自己的呼吸頻率,沒運動的情況下一般人平均呼吸在12–18次,一旦超過25次以上,就代表有異常,供給身體的氧氣不足了也建議儘速就醫。
根據日本在宅醫療聯合學會推出的<在居家醫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對應Q&A第三版>表示,在家療養的輕症/無症狀患者,除了需要有看護人員常常電話訪問外,為了避免快樂缺氧的狀況,也必須進行呼吸數測量。
使用血氧機/血氧儀測量
使用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的患者,在其主訴呼吸急促未明顯之前,早在幾天前,就會發現血氧飽和度下降,而能提早就轉入醫院治療。
COVID-19 檢測結果呈陽性,或正在等待檢測結果的時候,指尖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就是監測血液含氧量,方便快捷方式的工具。

1. 血氧濃度<90%:預示患者重症可能正在進行中,得立即就醫。
2. 血氧濃度91%至94%:預示患者可能COVID-19 進展中,也許馬上透過電話或視訊進行評估。
3. 血氧濃度95%至100%:正常。不要擔心!
注意事項:一般民眾都是「不需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只有高危險族群才會比較需要或你的醫師認為需要才使用。
中西醫觀點看心肺循環與缺氧
除了解血氧狀態外,我們來聊聊為何會造成缺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者的肺部切面出現灰稠液體,這些黏稠的液體,西醫觀點看的是附著在細胞膜表面的受體蛋白「ACE2」上入侵細胞,而肺臟和肺泡上有非常多的ACE2;一旦COVID-19病毒侵犯細胞達到一定數量,人體免疫反應和病毒之間的大戰,就會造成許多肺泡破壞。
中醫觀點叫做「痰濕」,其實就是這些免疫戰爭發炎的產物,氣管腔內見白色泡沫狀黏液,右肺支氣管腔內見膠凍狀黏液附著。這可能會阻礙氧氣從肺泡進入血液的通道,正是這些黏稠的液體堵塞了肺泡,堵塞了氣道,堵塞了肺間質,堵塞了支氣管,讓肺臟逐漸喪失換氣功能,讓病人處於缺氧狀態,最後出現呼吸衰竭缺氧而死亡。

為什麼臨床案例中有即便有呼吸機加壓力及高濃度氧氣的支持,他們還是無法吸進氧氣?因為那些黏稠的液體堵住了氧氣的通路,氧氣無法進入血液裡,最後他們活活被這些黏稠的液體憋死了。
在給予患者氧氣之前,必須先用中藥處理掉這些痰濕,中藥的觀點有清熱排膿,如魚腥草、桔梗、紫蘇(前篇提到 【新知】台灣「清冠一號」抗疫中藥)不然,氧氣及呼吸機的壓力會將黏液推到肺部的更深處,從而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缺氧狀態。中醫觀念是認為只要把這些氣道打開,把痰化掉,把濕氣去掉,讓肺泡乾乾淨淨,讓支氣管暢通無阻,患者的肺臟呼吸換氣功能才會恢復。
正常人肺部因為感染,肺部對抗病毒造成大量黏液,身體的免疫系統和循環系統本應該將這些黏液和因和病毒打仗剩下來的毒素帶走,是否能康復關鍵在於身體循環帶走黏液和毒素的速度,是否大於黏液和病毒產生的速度。如果循環和帶走黏液毒素的速度大於產生速度,病人的病症就會越來越輕,反之則越來越重。
中藥調理從 心、腎、肺基礎提升為日常保養
心血管、腎臟、肺部問題都屬於基礎性疾病,為何這次新冠病毒會造成基礎性疾病容易造成死亡?因為基礎疾病的人,他們的臟器機能和身體機能比平常人差,身體循環帶走黏液毒素的速度慢於黏液毒素生產的速度,也因此肺部容易產生窒息而死。

中醫的觀點「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從日常養好身體基礎體力
如果病人基礎體力很好,心臟夠強、血管彈性好,可以用多做幾次呼吸急促代償,可以多吸一點氧分子,二氧化碳也可以較快從血液進入肺臟、排出體外,因此較不受影響,自然能避免肺炎誘發的症狀轉重,以下都是對心血管與血氧有幫助中草藥:
- 紅景天:抗缺氧方面,紅景天可顯著提高人體對缺氧的耐力,改善缺氧機體骨骼肌能量代謝,促進機體有氧代謝,使血液、心肌、腦乳酸含量下降,改善心、腦、肺等重要臟器組織的有氧代謝,促進機體對缺氧環境的適應和延緩疲勞的發生與發展。
- 丹參:丹參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及調節內外凝血系統的功能,是一種安全又可靠的治療心臟血管疾病的天然中藥。
- 紅花:紅花水提取物及紅花水溶性混合物,紅花黃色素有增加冠脈血流量及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
- 川芎:含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狀況及腸系膜微循環,並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腦及肢體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現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腦血栓。
- 夏枯草:水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均可明顯降低實驗動物血壓,莖、葉、穗及全草均有降壓作用,但穗的作用較明顯。
- 白首烏:白首烏總甙及原生藥粉均能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滋補肝腎,強壯身體,養血補血。
新冠與心血管缺氧在多數文獻研究,中藥複方成分中血氧維持的部分的指標可以看總類黃酮與總多酚作為依據
總多酚具有抗氧化特性,減少過氧化物對於內皮細胞的氧化性損傷,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維持。心血管保護作用機制主要全面抑制自由基抑制作用,抑制脂肪生成,低炎症因子,合成活性,強信號通路如AMPK還原因子-kB等。另外,總多酚對於身體的保健來說可以降低血糖、血脂、抗氧化、抗發炎、降膽固醇以及降血壓等作用。

從日常血氧養好體力,能延長寶貴生命時間速就醫,在此波疫情中,根據期刊報導無症狀比例於17%–81%範圍之間,無論最低值或最高值,都代表在不知不覺中病毒就在我們周邊而我們卻不知覺,因此降低人與人的接觸,確實的注意衛生消毒,才是可有效的降低傳染力的上上策,防疫的路漫長,感謝。
所有為防疫上盡一份心的所有人,也給自己一個鼓勵
讓你我大家疫同守護家園。